传统车企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误区

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引领着一个新的时代,各行各业都正在或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让人很兴奋,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新的挑战。在汽车行业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,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制造,再到个性化服务,传统车企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。

企业数字化转型按照数字化程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:在线化、集成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。从目前的形势来看,正在转型的传统车企中,大部分仍处于或刚刚完成集成化阶段,真正实现数字化的寥寥无几。虽然传统车企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,但距离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仍然有很大的距离,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,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应用。

尽管如此,在众多传统行业中,汽车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一直是走在前头的,在很多头部汽车企业中已经有了很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。然而,即便是在这些头部企业,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。

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应聚焦于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,借助数字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响应能力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许多企业却将重点放在了技术本身,这无疑会导致新的问题。下面将对数字化转型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常见误区展开探讨。

误区一:过早跟风技术建设

在阿里云研究中心发布的《AI时代下的汽车业数字化变革》白皮书中,定义了汽车业数字化转型必备的5项数字能力:数字化研发、数字化生产、数字化体验、数字化出行和数字化中台,其中数字化中台作为支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的操作系统,目标是促进其他四个维度的高效协同。

尽管人工智能的飞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平台的热度,但平台化仍然是传统车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。不管是规模较大的平台还是规模较小的平台,无论是业务中台还是数据中台,只要清楚了平台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业务价值,都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困难。

然而,平台建设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,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未充分考虑平台能提供的业务价值,纯粹为了建平台而建平台,上面领导一句话,下面就风风火火的动起来。不管数字化转型首先从哪个维度开始,一旦启动,都会逐步转向数字化技术的实施与落地。如果之前的业务价值分析不够充分,数字化转型很容易就会沦为单纯的技术转型。

技术革新确实为产品和业务提供了创新和加速发展的基础,很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业务突破,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效仿的成功案例。有种观点称:“现阶段不应该再讨论为什么要做技术革新,而是必须做技术革新才能存活下来”。就像“现在已经不是为什么要上云的时代,而是你为什么不上云?”

的确,云原生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可以助力传统车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,通过灵活的基础设施、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智能化的应用,提升业务效率、创新能力和用户体验。然而,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深入的分析,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路径,如果盲目地过早投入到技术建设中,会有以下两个问题:

  • 投入产出比极低。技术投资并不是直接就能带来业务收益,如果没想清楚技术建设要解决的具体问题,就很难看到成效,这可能会削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信心。更合理的做法应该先以最小的技术成本尝试新的商业模式,验证想法,逐步完善并加大投入。
  • 架构难以演进。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非常快,如果缺少对业务的深刻理解,直接效仿其他企业成功案例,很可能无法适应企业自身的业务演进。大型企业通常难以迅速调整方向,其决策过程繁琐复杂,一旦启动难以逆转,不仅无法真正体验到数字化转型的益处,反而可能会降低转型的动力。

误区二:无法持续技术投入

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期阶段,通常是组织内部上下同心,士气高昂,资源充足,各种预算很容易获批。各种先进技术被迅速采纳,各种平台被搭建起来,一片繁荣景象,很容易误入“过早跟风技术建设”的误区。即便最初对技术引入持谨慎态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,企业也可能陷入第二个误区:无法持续进行技术投入。

这种情况并不少见,也并不难解释。通常数字化转型初期,业务痛点较多,业务诉求非常明确,只要能说明技术建设如何解决业务问题,这个方案就很容易通过并获得预算支持。然而,一旦转型初见成效,业务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,再想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建设或技术演进,就会变得比较困难。这导致技术的基础架子已经建成,但难以维持持续的扩展性,后劲不足,无法支撑长效的业务扩展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:

  • 错误的认为技术投入是一次性的,一旦建立了技术框架,就可以永久受益,无需进一步投入。
  • 产品迭代速度过快,导致技术架构的更新和演进需求被忽略,累积了很多的技术债务。
  • 忽视技术趋势,无法根据业务的长远需求进行前瞻性的技术规划和更新。

技术方案和架构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,随着行业和技术趋势的不断变化,这个基础假设也在不断变化,因此技术架构从建立之初会逐渐变的陈旧。为了不断适应新的业务变化,合理的方式是根据业务的发展趋势,持续对架构进行演进,使其能够满足当前需求并具备扩展性。然而,在实际开发中,由于业务需求的优先级较高,而预算有限,因此在方案上可能会做一些妥协,这些妥协暂时作为技术债务记录下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技术债务过多会导致系统无法支撑业务的稳定和扩展。

因此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对技术演进的理解至关重要。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,即在进行技术规划时考虑到技术的发展,并为此规划资源投入。

  • 一方面,持续保持架构的健康与稳定,更好的支撑业务发展;
  • 另一方面,保持技术的先进性,不断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业务创新和突破能力;
  • 同时,作为技术建设的实施者,也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,并能够从业务价值出发,量化技术投入所带来的收益,给决策者树立信心,不断推进技术的演进,以更好的支撑业务的发展。

误区三:数据分析是另外的事

data.jpeg

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,从线下业务向线上转移,从单一系统服务向多系统集成服务扩展,企业的数据积累不断增加,成为当今时代最宝贵的资产。然而,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数据仅仅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磁盘存储空间。在我参与的众多传统车企项目中,数据最常用的领域是一些业务报表需求,但其中许多报表仅仅是对数据的简单聚合。

对于许多业务部门而言,将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,为用户提供新体验,显著提升了流程效率,解决了许多问题,足以让人兴奋一阵子。然而,突破当前的业务模式、创造新的增长点,特别是通过数据实现业务突破,似乎仍然比较遥远。

尽管许多车企领导早已认识到数据的价值,并希望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洞见来辅助业务突破(例如如何更有效地销售汽车,如何提高售后配件的销售额等),在企业内设立了专门的数据中心或大数据部门,收集了所有业务部门的数据,并聘请了专业的数据分析师。然而,实际情况往往是数据部门的数据分析师不具备业务专业知识,而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不了解数据分析。在日常的业务流程设计中,完成业务目标往往是首要任务,数据分析被视为另外的事情,这种分隔使得数据分析难以发挥实际效果。

而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成功,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,构建数据思维至关重要。只有理解数据并进行分析,进而创新或优化业务模式,才能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成功。数据采集和分析应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,确定哪些数据能够体现用户体验和产品优势,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数据采集,构建与业务紧密合作的数据分析团队,将数据分析融入主流业务流程中,从数据中找到未来的业务模式,方能实现业务的持续创新。

结语

传统车企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转型,而是企业整体运营方式的根本转变,同时也涉及企业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转变。

  • 首先,企业应当专注于数字化转型真正解决的业务问题,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。技术就像战争中的武器,是用核弹还是步枪,要看场景,没有一定之规,切忌盲目跟风技术建设。
  • 其次,企业必须对技术的重要性有合理的认识,既能明确技术投入所带来的业务价值,也能确保技术投资的有效性。技术投资应该成为企业成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避免“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的局面发生,阻碍数字化转型进程。
  • 最后,企业应该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思维,将数据视为业务和技术的核心关注点,把数据分析纳入核心战略中,避免让数据仅仅成为个别部门的职责,而是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,为正在打响的人工智能之战做好后勤保障,为企业的成长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